随着数据技术发展和数字政府深入建设,政务数据开放已成为国家战略。那么,如何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又能实现有效开放?
8月28日下午,由中共佛山市委网信办、佛山市网信协会联合重点打造的“网安大讲堂”开讲。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讲师黄韵就“政务数据安全与开放”主题,向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做线上直播讲解,吸引到1700余人参加。
本期课程主要围绕“政务数据公开”概念、如何依法开放政务数据、政务数据开放面临的难题及风险、以及构建政务数据开放的安全框架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

一、合理利用数据可以创造财富
“数据作为无形的生产资料,它的合理共享和利用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宝贵财富。”课程开始,黄韵分享了世界银行在2012年对“政务数据公开”的定义,即政府所产生的、收集和拥有的数据,在知识共享许可下发布,允许共享、分发、修改,甚至对其进行商业使用的具有正当归属的数据。
近年来,多个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标准进行了更明确的界定。黄韵强调,政务数据开放的目的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不同,政务数据开放的目的,是公众在了解数据之后,能利用数据,而政府信息公开仅仅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同时,她结合国内外案例阐述了政务数据公开的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开放透明政府的形成;二是有利于创新创业和经济增长;三是有利于社会治理创新。
二、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政务数据公开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如何开放政务数据呢?黄韵同样结合实例,分享了国家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和地方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2021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是国家层面首部规范政府数据开放制度的法律,明确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据的开放与利用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位。

近年来,针对政务数据开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及标准体系已不断完善。黄韵称:“佛山在数字化政府建设过程中成绩显著,其初步构建的政务数据资源标准体系在行业领域指引、数据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政务数据开放仍存风险
目前,政务数据开放与共享仍面临着不少的阻力。黄韵在讲堂上指出,政务数据开放在适应有限行政资源、避免影响政府有效决策以及如何真正有效赋能方面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她从公众、个人、授权运营、新型基础设施等层面举例分析了政务数据安全面临的风险。其中,新型基础设施比传统基础设施更易遭受攻击,存在国内外有组织、大规模的网络攻击,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政务数据安全风险。
四、五大方面构建数据开放的安全框架
综上所述,针对如何防护政务数据安全促发展,构建政务数据开放的安全框架,黄韵给出了答案。
01 细化公平原则
02 坚持政务数据安全风险预防原则
03 构建政务数据安全多元治理体系
04 加强政务数据安全软法治理
05 完善政务数据安全保护责任机制
据黄韵介绍,以上5个方面需并力齐驱,共同构建数据开放的安全框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政务数据安全的普遍性、技术性、复杂性,决定了法律法规无法满足政务数据安全治理的规则需要,因此制定软法性规则就成为政务数据安全治理的必然选择,即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
网安大讲堂
为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中共佛山市委网信办守正创新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引导,携手佛山市网信协会推出精心打造的品牌项目——“网安大讲堂”。希望通过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探讨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建设出谋划策,护航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稳步推进网络强省、数字佛山建设。
接下来,”网安大讲堂”将围绕隐私保护、防范实战安全运维、网络攻击的危害与防范等方面陆续推出系列课程。